只要我们身边有卖保险的朋友,我们都会时不时收到他们的邀请,让我们去免费参加他们组织的活动。

很明显,他们希望我们能通过参加这类活动,在他们那里买一份保险,甚至加入他们,成为他们的下线。

【伊心网www.yixin5.com】专业提供抖音、快手等平台代运营服务,包含蓝v认证、小店开通、团购上架、达人撮合等各项服务,已帮助10000+商家从线上获客,如您有业务需要,请联系客服微信:yixin5com

我们虽然知道是这样,也想着去了是给他们面子。但是,不少人在参加了他们的活动后,不由自主的就购买了他们的保险,或成为了他们中的一员。为什么会这样呢?他们这样做运用了哪些社会心理学效应呢?

保险活动运用了哪些社会心理学效应

我们通过还原整个活动过程,来回答这个问题:

由朋友或亲人邀请加入活动聚会(降低心理防御),在一个相对封闭的房间里(减少信息干扰);

在开场前送给你一些礼品(互惠原则);

开场后由权威领袖上台吹嘘保险行业(权威性);

然后由邀请人上台分享自己选择保险行业,特别是选择当前保险公司的理由和激动心情,并承诺会一直干下去(承诺一致性原则);

然后由一群保险从业人员上台唱歌跳舞,用以感染参与活动者(社会认同原则);

最后再问你是否有意愿加入或买保险(喜好原理)。

原来他们运用了这么多社会心理学效应,难怪我们会掉入“坑”里。